发布时间:2024-09-18
轻断食,这种源自西方的饮食方式近年来在中国悄然流行。它并非简单的节食或禁食,而是一种有规律的间歇性饮食模式。根据《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的定义,5+2轻断食是指一周中5天正常饮食,其余2-3天摄取平常膳食1/4的能量。这种饮食方式因其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吸引了众多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尝试。
然而,轻断食并非适合所有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邓宇虹提醒,孕妇、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低血压人群、未成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体重过轻者、进食障碍患者以及胃肠道疾病患者都不适合轻断食。即使是适合轻断食的人群,在尝试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轻断食期间的食物选择至关重要。邓宇虹建议,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蔬菜、燕麦、坚果、豆类和水果,以及高蛋白(蛋类、豆类等)和高膳食纤维(粗粮杂粮、蔬菜等)的食物。这样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总热量摄入。同时,尽量在家做饭,避免摄入外食中的过量油盐糖和其他添加剂,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其次,在非断食日也要注意饮食控制。邓宇虹建议,不要暴饮暴食,应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的摄入。进餐顺序可以是汤-菜-肉-主食,不喝含糖饮料,选择白开水或淡茶。
再次,轻断食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并根据自身情况补充复合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如果出现头晕、冒冷汗、肢体震颤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糖分(如含糖饮料、糖果等),并随时终止断食。
最后,不要过度节食。邓宇虹指出,轻断食头几天体重可能会较快下降(1-3斤),但不应过度追求快速减肥,也不应每天都采取轻断食,以免长期导致营养不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瑞教授强调,轻断食是一种专业的疗法,应在医师评估和指导下进行。他建议,每个人需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并在断食前做好心理准备,逐步过渡到清淡饮食。断食期间要适量运动,断食后要缓慢恢复饮食,不可“报复性”大吃大喝。
尽管轻断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多项研究表明,适度的轻断食可能带来多种健康益处。美国南加州大学长寿专家沃尔特•龙戈教授发现,每半年断食2-4天可以迫使身体进入“生存模式”,耗尽体内储存的脂肪和糖分,分解掉衰老细胞。日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大隅良典则发现了细胞自噬的奥秘:当人体处于断食状态时,细胞会向自身内部寻找可供维持生存的替代来源,促进细胞更替,减轻身体负担。
总的来说,轻断食作为一种新兴的饮食方式,确实可能带来一些健康益处。但是否适合尝试,以及如何科学、安全地进行轻断食,都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正如张瑞教授所言,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科学、循序渐进地尝试轻断食。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平衡,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追求极端的饮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