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拔智齿”也有最佳年龄?医生提醒:6类人要谨慎拔智齿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智齿,这个被称为“智慧到来”的象征,却常常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据统计,约有85%的人需要拔除智齿。然而,拔智齿并非一件小事,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拔智齿的最佳年龄应该在18-25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智齿尚未完全长出,根部尚未完全成熟,牙齿较为容易拔掉,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如果等到30岁以后再拔智齿,骨头会变得更加坚硬,拔牙难度和风险都会增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智齿。以下6类人群需要特别谨慎:

  1. 月经期女性: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因此不建议在此期间拔牙。

  2. 妊娠期女性:虽然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但为保险起见,最好在怀孕前或产后进行拔牙手术。

  3.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这类患者拔牙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不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 高血压患者:拔牙容易间接刺激血压增高,因此,对于本身血压就偏高的人,容易引起出血不止、血管破裂等症状。

  5. 高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且感染情况一般比较严重,不容易控制。

  6.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患者控制不好,拔牙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热、昏迷、心力衰竭等甲状腺危象。

即使决定拔智齿,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术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以免干扰血液凝结。

  2. 术后24小时内不要抽烟和饮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 术后饮食限制为流质和软食,避免刺激伤口。

  4. 术后尽快开始正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拔智齿虽然常见,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肿胀和疼痛。在最初的12到24小时内,少量的渗血是很常见的。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应及时联系医生。肿胀是正常的,通常在手术后约36-48小时达到高峰,4-5天后开始消退。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缓解,但要注意遵医嘱用药。

那么,哪些情况下需要拔智齿呢?一般来说,如果智齿生长方向异常、造成拥挤、出现龋齿、引发其他病变、侵蚀其他牙齿或形成囊肿,就需要考虑拔除。但是否需要拔智齿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接受牙医的专业诊断。

总的来说,拔智齿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决定。最佳的拔牙年龄、个人健康状况、智齿的具体情况等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在决定拔智齿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牙医,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手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