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就是要弄懂这12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坑支护结构,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其施工工艺复杂,涉及多个关键环节。本文将聚焦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12个核心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复杂工艺。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必须确保施工道路的承载力满足要求,一般要求地基承载能力大于100kN/m²。其次,应根据场地情况设置环形施工道路或临时错车点,道路宽度应考虑钢筋笼吊装设备的行走宽度,建议设置为9~12m。

导墙施工的关键作用与注意事项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包括测量基准、成槽导向、存储泥浆等。导墙墙底应设置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中,厚度不应小于200mm,埋深不应小于1.5m。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如流塑软土或杂填土,应进行换填、槽壁加固或采用深导墙。

泥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泥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起着护壁、携渣、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的重要作用。泥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状态进行设计和试验。新拌制泥浆及循环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泥浆池的储备量宜为每日计划最大成槽方量的2倍以上。

成槽设备的选择与施工效率

成槽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目前国内常用的是抓斗式成槽设备,适用于N<40的粘性土、砂性土及砾卵石土等。对于岩石层,可采用铣槽工艺或其他工艺。成槽机设备主机重量约60—100吨,抓斗约20吨,抓斗容量1m³左右。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的技术要点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环节。钢筋笼应整体制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主筋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的吊装应根据其形状、大小、重量和吊装高度选择合适的吊装方案和吊车型号,一般主吊选择250-350t,辅吊选择100t履带吊。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混凝土浇筑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混凝土应采用双导管法浇筑,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3和导管内径的1/6~1/8。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0.5h,首批浇筑混凝土将导管底端的埋入深度不小于0.8m。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安全与环保措施

安全措施包括机电设备由专业人员操作、电焊作业实行隔离、严禁人员下槽清理障碍物等。环保措施包括对周边建筑物、管线进行监测,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土、渣土及废泥浆应集中堆放,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和河流中。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施工检测包括槽壁稳定曲线、垂直度、沉渣厚度和槽宽、泥浆三相指标等参数的检测。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渗试件的留置数量等。

地下连续墙墙底注浆的技术要求

墙底注浆应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宜为0.5~0.6。每幅槽段注浆管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注浆管底应位于槽底以下200~500mm。注浆终止标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原则。

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技术

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外墙时,需与主体结构进行有效连接。可通过设置边桩、选择稳定持力层、采用素混凝土或低配筋混凝土等方式协调差异沉降。连接措施包括与地下室首层板、各层梁板、结构壁柱和基础底板的连接。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

防渗漏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可采用工字形刚性接头,设置RJP(MJS)工法大直径高压旋喷桩提高接缝处的抗渗能力。在地墙槽幅分缝位置设置扶壁柱,增强防渗性能。内侧设置通长的内衬砖墙,留设止水条、止水钢板等措施。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采用新型接头形式、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未来,地下连续墙施工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关键技术,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空间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