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回国之后享受什么待遇?毛主席得知后叹气,说了三个字

发布时间:2024-09-18

众所周知,贺子珍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有着“永新一枝花”之称,还是井冈山上的首名女党员。

贺子珍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革命战士,也是杰出的妇女先驱,她对革命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在红军长征抵达延安后不久,她便离开延安去苏联治病,随后入住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不幸的是,在苏联她遭遇了一些困境。

直到1947年,在战友王稼祥夫妻的帮助下,得到毛主席同意后,她才回到了国内。

当时哈尔滨已经解放,贺子珍回国后被安置在哈尔滨生活。

然而,她依然坚持个人个性,回国伊始便提出希望恢复工作。

考虑到她的革命资历和贡献,该如何给她安排工作呢?

经过上级领导的商量,贺子珍被安排担任东北财政机关书记。

随着东北各地相继解放,1948年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劳动大会,而贺子珍也参加了这次大会,她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组织工作和生活。

在哈尔滨的生活中,贺子珍见到了嫂子和侄女,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多年不在国内,许多事情只能通过大家的讲述,她与亲人相见的心情非常愉快。

后来,上海解放,时任解放军27军副军长的兄长贺敏学邀请妹妹贺子珍到上海生活,因为上海的气候比东北温暖,更适宜她的生活,特别是她体内还有伤病后遗症。

贺子珍也欣然同意前往上海。

得知贺子珍抵达上海,时任上海市长的陈老总非常高兴。

陈老总与贺子珍早已相识,他特地邀请贺子珍和家人们一起吃饭,席间不断让贺子珍多吃菜,并谈起了一些往事。

陈老总站在历史角度,特别提到:“贺子珍同志是老革命,我们不能忘记她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听到这些话,贺子珍非常感动,毕竟离开国内这么久,能够被大家记得,已经非常难得了。

后来,陈老总被调到北京,他特地将自己的住处腾出来给贺子珍居住,使她能够有一个安定的住所。

在上海期间,时任浙江书记的谭震林也前来看望过她,并在谈话中肯定了她对革命的贡献。

贺子珍并不想闲着,她向组织提出希望工作。

谭震林得知后问她是否愿意到浙江工作,贺子珍愉快地答应了,并表示什么工作都行。

随后,贺子珍被任命为杭州妇联的副主席,开始从事妇联工作。

自此之后,贺子珍一直从事妇联工作,期间她也多次提出希望能见到毛主席,女儿李敏便成为她与毛主席之间沟通的桥梁。

直到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毛主席才终于有机会和贺子珍见面。

这是二人分别22年后的第一次重聚。

见面后贺子珍难掩激动,哭了许久,毛主席在一旁安慰她。

两人谈话完毕后,贺子珍被送下庐山。

就在贺子珍离开后,毛主席突然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贺子珍现在是什么待遇?”

工作人员回答她是“副省级”待遇,毛主席顿时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可以了。”当时在场人员并不理解毛主席为何叹气,也没有多问。

不过,从毛主席的三个字中可以看出,他对贺子珍的待遇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