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网上买中药材了,你一定后悔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网购中药材,你真的敢吃吗?

近日,记者在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调查发现, 中药材网购乱象丛生 ,消费者网购中药材风险极高。 从药厂回收的已无药效的药渣,通过烘干或二次加工被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 二十元一公斤的染色扁豆冒充八百多元一公斤的酸枣仁 用廉价的中药材独活冒充当归 ,这样的假当归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1.86倍。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揭示了网购中药材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首先,网购中药材最大的风险就是买到假货。据报道,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掺杂掺假。有用桔梗冒充西洋参的,桑枝代替黄芪,还有用洋芋头冒充黄精的。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其次,即使买到真货,其质量也难以保证。 一些商家从药厂回收已经提取过药效成分的药渣,加工后再次作为药材销售 这些所谓的“药材”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药效 ,相当于“柴火”,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可能因为二次加工而引入新的有害物质。

此外, 网购中药材还存在来源不明的问题 。消费者无法得知自己购买的药材是否来自正规渠道,是否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将药材来源描述得天花乱坠,实则可能是以次充好。

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 监管不足 。尽管亳州市相关部门对中药材质量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每年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但以次充好仍然是当地中药材电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二是 电商平台责任缺失 。一些假药材是经染色、熏蒸等制作的,上面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服用后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然而,电商平台对此似乎视而不见,未能严格履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安全购买中药材呢?首先,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尽量到有资质的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购买,避免在来路不明的网店购买。其次, 学会辨别真伪 。可以通过查看药材的外观、气味、口感等特征来初步判断真伪。最后, 保留购买凭证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作为维权的依据。

总的来说,网购中药材存在巨大的风险,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正如一位药商所说:“这个生意干时间长了,批发市场都得倒闭。”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氛围中,不仅消费者的权益受损,整个中药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面临威胁。因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电商平台严格履行责任,共同维护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