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心脏支架并没有所谓的“使用寿命”。这个说法源于对心脏支架工作原理的误解。事实上,一旦植入,心脏支架就会与患者的血管终身相伴。
心脏支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球囊导管将血管内的斑块压扁并撑大血管,然后放置支架将斑块固定在血管壁上,维持血管腔的大小。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膜上的内皮细胞会逐渐覆盖支架,最终使支架与血管壁融为一体。这一过程被称为“再内皮化”,使得心脏支架成为患者血管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外来物”。
然而,心脏支架术后并非一劳永逸。患者仍面临“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乔岩指出, 如果血管自身修复功能过于强大,血管组织在支架表面过度增生,造成支架内管腔变窄,且造影发现管腔狭窄超过50%以上,就被称为支架内再狭窄。 新一代药物支架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不到3%,但到5年时再狭窄率可能上升到4.7%~8.6%左右。
为了降低再狭窄风险,延长支架的有效期,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分别进行复查,一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坚持服药: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少一年,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同时,根据个人情况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控制“三高”:保持健康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确保达标。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再狭窄风险。 应坚决戒烟,严格限制饮酒。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运动量。
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
5次,每次20
40分钟。
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 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 避免长时间打麻将等久坐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食盐和油脂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高油、高糖的零食和调味品。
总的来说,心脏支架术后的生活管理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再狭窄风险,延长支架的有效期。只要坚持正确的健康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