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贵妃之最:熬死四位皇帝,历经五朝,慈禧都甘拜下风

发布时间:2024-09-19

提起清朝后宫中传奇色彩浓厚的女性,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孝庄皇太后、慈禧太后、董鄂妃、珍妃等。
但是,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妃子,她的纪录甚至让慈禧都甘拜下风。

未经选秀直接入宫的豪门之女

传奇妃子就是端恪皇贵妃佟佳氏。

image

佟佳氏的家族在清初就是显赫的豪门望族,家族中曾出现过许多位高权重的人物。
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还有佟国维、隆科多等重要人物。

由于族中多人在朝中身居要职,当时甚至有“佟半朝”的说法,足见其家族势力之大。
这位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的父亲是一等侍卫,而她的姑姑则是孝慎成皇后,即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

因此,佟佳氏可以说是咸丰后宫出身最高的妃子,她的显赫背景甚至让慈禧太后相比之下显得逊色。

怀揣这样的背景,15岁的佟佳氏被咸丰帝纳入后宫。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按照朝廷的规定,女子入宫需要经过八旗选秀的程序。
但佟佳氏却跳过了这道程序,直接被送入了后宫。

image

入宫后,她迅速被封为祺嫔。
嫔在后宫中属于正五品,一入宫便居于嫔位,这在清朝历史中极为罕见。
这无疑反映了佟佳氏家族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

备受冷落守分安常的年轻寡妇

佟佳氏相貌端庄,不苟言笑,骨子里保留着大家闺秀的教养。
而咸丰帝则是出了名的贪恋美色,喜欢风流妩媚的妃嫔以图快活。
因此,作风正派的佟佳氏渐渐失去了他的兴趣。

另外,出于不明原因,佟佳氏始终未能为咸丰生下一男半女。
没有子嗣在后宫是非常吃亏的。

于是,咸丰帝对她愈加冷落,而她却只能像一朵寂寞的红梅在冰冷的墙角孤芳自赏。

image

虽然起点很高,但直到咸丰去世,佟佳氏一直都是嫔的等级,从未再晋升。
在后宫中,失宠的嫔妃有如落魄的凤凰,谁都有可能踩上一脚。

咸丰在位时期,大清国已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继位之初的咸丰帝也曾锐意进取,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除弊,提拔汉族士绅官僚,大力整顿财政,打击贪污腐败,一度让满清政府出现转机。

但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焚烧圆明园。
仓皇逃到避暑山庄的咸丰帝被打怕了,从此不再想着重振国威,而是沉溺于享乐之中。

image

1861年,沉迷于酒色和鸦片中的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逝,不到20岁的佟佳氏成了寡妇。
许多人认为,年纪轻轻守寡,没有孩子相伴的佟佳氏将一生艰苦无望。

也许佟佳氏曾因此消沉过,但最终她还是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她没有郁郁寡欢,而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
对于外界,她不嗔不喜;对于名利,她不争不抢,始终保持着大家闺秀的德行和操守。

这或许正是她最终能历经五朝的重要原因。

image

熬过短命皇帝最终荣升皇贵妃

咸丰英年早逝后,6岁的儿子同治帝继位,并尊封18岁的佟佳氏为祺妃。

年幼的皇帝不懂朝政,大权都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
慈禧手段阴狠毒辣,一旦得罪她,后果不堪设想。

但低调的佟佳氏在慈禧眼皮底下始终相安无事。
她从不参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从不巴结朝中的权贵,始终置身事外。
这或许是为了明哲保身,但更有可能是因为她对世俗名利无欲无求。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她始终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在清末宫廷一众短命寿命较短的人中怡然自得,波澜不惊。

image

同治十三年,身体虚弱的同治帝病倒了。
为了给同治帝冲喜,两宫皇太后封佟佳氏为祺贵妃。

不久,年仅19岁的同治帝驾崩,4岁的光绪帝继位。
此后,佟佳氏在贵妃的位置上度过了光绪朝的34载。

34年转瞬即逝,65岁的皇贵妃佟佳氏见证了一次次的宫廷斗争。
羽翼渐丰的光绪帝在与常年把持朝政的慈禧的权斗中落败,被慈禧软禁瀛台后不久离世,巧合的是同年慈禧也去世。

1908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3岁的溥仪即位,是为宣统帝。

image

宣统帝尊封佟佳氏为祺皇贵太妃。
此时,佟佳氏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也是宣统朝后宫中辈分最大、等级最高的妃嫔。

两年后,这位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代皇帝的祺皇贵太妃病逝,享年67岁,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仅仅94天后,清政府在革命军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清朝灭亡。

从佟佳氏的晋升过程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皇帝更替之际,恰是她荣升之时。
这也说明了佟佳氏为人敦厚,深得当权者信任,连慈禧太后也对她礼敬有加。

image

佟佳氏的一生,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幻,也见证了大清王朝最后的屈辱和衰败。

她在动荡的年代中始终从容不迫,你可以说她随波逐流,但在当时凶险无比的环境中,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