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这座被誉为“云天渡”的全透明玻璃桥,自2016年开放以来,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座全长430米、距谷底260米的玻璃桥,不仅是世界上最长和最高的玻璃底座桥梁,更是避暑旅游的新热点。
玻璃桥的出现,为张家界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信息中心主任罗克文介绍,自玻璃桥投入市场后,景区共接待游客达760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玻璃桥对当地旅游业的巨大推动作用。湖南省文旅厅厅长陈献春甚至提到,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近年来井喷式的游客增长已经赶超核心景区武陵源和天门山。
然而,玻璃桥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近年来,全国多地的玻璃栈道、滑道、吊桥等项目频频发生安全事故。2019年,青岛水准零点景区玻璃栈道整修时,有孩子差点掉进海里;2018年,吉林长春一处玻璃栈道因维修导致儿童坠落受伤;2017年,湖北木兰胜天景区玻璃栈道发生事故,造成1死3伤。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玻璃桥旅游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其次是管理问题。目前,玻璃桥类项目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管理办法,监管主体也不明确。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副总经理郭坤指出:“这类项目刚出来时大家都叫玻璃桥,什么是玻璃桥,没有统一规范,也没有行业技术规范的统一标准。”这种状况导致了一些景区在建设玻璃桥时缺乏科学依据,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玻璃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其次,要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借助智慧系统及时监测桥体参数、运营状况,加强对桥体核心运营设备的检查。再次,要规范游客行为,在极端恶劣天气下封闭桥梁,确保游客安全。
最后,我们还需要思考玻璃桥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玻璃桥的建设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张家界玻璃桥作为避暑旅游的新热点,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在保证安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玻璃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让游客真正享受到“云端漫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