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联合国总部的建筑怕不是全世界的精华建筑所在吧?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联合国总部大楼矗立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东侧,俯瞰东河,占地18英亩。这座被誉为“国际领土”的建筑群,不仅是联合国的办公场所,更是一个凝聚了全球智慧的建筑杰作。

1946年,联合国决定将总部设在美国。经过选址委员会的考察,最终选择了曼哈顿一处破败的工业区。这里曾是屠宰场和拖驳船码头,重型卡车和汽车穿梭不息。然而,正是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成为了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诞生地。

建筑设计团队由来自10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师组成,包括美国的华莱士·K·哈里森、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中国的梁思成等。这种多元化的团队构成,本身就体现了联合国“联合”的精神。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了一个融合了各国设计理念的方案。

联合国总部建筑群主要包括秘书处大楼、大会堂和会议楼。其中,39层的秘书处大楼是早期板式高层建筑的典范,也是最早采用玻璃幕墙技术的建筑之一。大楼前后立面采用铝合金框格的暗绿色吸热玻璃幕墙,两端山墙用白大理石贴面,形成了简洁明快的外观。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为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

大会堂是建筑群中最大的房间,可容纳1800多人。它的设计体现了国际性,内部没有摆放任何会员国的礼物,只有两幅法国艺术家费尔南德·莱格尔设计的抽象壁画。大会堂的天花板上悬挂着联合国徽章,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下来的世界地图,两侧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彰显了联合国的宗旨。

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功能性。秘书处大楼内部空间被合理划分,办公室虽小但布局紧凑,所有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大楼还配备了先进的通信系统和文件传递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座办公大楼,更是一个承载着和平与合作理念的象征。每年,来自193个成员国的代表在这里讨论全球性议题,寻求解决方案。正如梁思成所说:“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

联合国总部大楼自1952年落成以来,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以适应联合国的发展需求。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联合国自身的成长,也见证了全球政治格局的变迁。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拨款18.77亿美元对总部大楼进行整修,这些建筑将继续承载着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

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国际协作的典范。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联合”的精神。在这座建筑中,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挑战,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