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通川区近日公布了第六届“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结果,共有104名优秀学生获此殊荣。这一评选活动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文明有礼、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尽责奉献、尊老爱亲、助人为乐等。这些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评选要求学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养成公共生活好习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体现了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
这类评选活动对青少年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人而言,它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全面发展、积极向上。对社会而言,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通川区一小的办学理念“知类通达,以修大成”所体现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的新型人才。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仍面临挑战。据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的研究,中国青少年在自信心、同理心、责任心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创新意识、领导力、独立活动意愿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在培养“新时代好少年”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应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教育中,开发相关课程和活动。例如,通川区一小构建的“大成智慧少年”评价体系,就从美德礼仪、智慧学习、运动健康、艺术美育、实践创新五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值得借鉴。
其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和同理心;社会各界可以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让青少年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投入。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言:“发展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川区“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