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上脑和牛板腱:我们都来自牛肩肉,看看怎么吃

发布时间:2024-08-29

Image

牛上脑和牛板腱,这两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部位,其实都源自牛肩肉。它们不仅在位置上相邻,在烹饪方式上也颇有共通之处,但细细品味,却又各具特色。

牛上脑,顾名思义,位于牛肩颈部靠后,脊骨两侧。这个部位因为活动较少,肉质细嫩多汁,脂肪分布均匀,形成美丽的大理石花纹。相比之下,牛板腱则位于肩胛骨外侧,与保乐肩一起从肩胛肉上分割而来。板腱的特点是中间有一条细筋,花纹呈水平发散状,颇具辨识度。

在烹饪方式上,牛上脑和牛板腱都适合多种烹饪方法。牛上脑可以煎制、清炒或涮火锅,而牛板腱则更适合切薄片烤肉或刨片涮肉。有趣的是,牛板腱在潮汕火锅中被称为“匙柄”,正是因为它中间那条长长的细筋,形似汤匙的柄部。

尽管两者都来自牛肩肉,但它们的口感和特点却有所不同。牛上脑肉质更为细嫩,脂肪含量适中,口感绵软,入口即化。而牛板腱则因其独特的筋膜结构,口感略带嚼劲,但又不失嫩滑。这种微妙的差异,使得它们在烹饪时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牛上脑,煎制时可以保持肉汁,突出其嫩滑的口感。例如,将牛上脑煎至三分钟,翻面再煎,最后撒上盐和黑胡椒,简单而美味。而对于牛板腱,由于中间的细筋,建议在煎制前用刀尖在筋的不同位置戳几个浅小口,避免高温使筋变形过度,同时也能增加肉的入味程度。

无论是牛上脑还是牛板腱,它们都是牛肩肉中的佼佼者,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在选择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烹饪方式来决定。喜欢嫩滑口感的可以选择牛上脑,而偏爱带点嚼劲的则可以选择牛板腱。无论选择哪种,都能品尝到牛肩肉的独特风味,感受牛肉的丰富层次。

下次当你面对牛肩肉时,不妨尝试一下牛上脑和牛板腱这两个部位,相信它们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无论是煎、炒还是涮,都能让你在餐桌上感受到牛肉的魅力,领略牛肩肉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