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了超过20年的艰难奋斗,终于推翻了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新中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中国刚成立之际,毛主席却面临三股突如其来的洪流。
这三股洪流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股洪流来源于文家,毛主席的母亲名叫文七妹,文家便是毛主席的娘舅家。
在毛主席小时候,他曾在文家的文运昌家借宿,并且从文运昌那里借过书,二人感情深厚。
多年过去,毛主席已成为国家主席,而文运昌仍在家乡生活,境况并不理想。
他先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试探,随后又托人给毛主席递信,希望毛主席可以为他安排一份工作。
文运昌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毛主席在回信中婉言拒绝,表示运昌兄的工作应由他在人民中的表现来决定,而非通过关系推荐。
第二股洪流来自板仓的杨家,那是毛主席的岳家,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她为革命牺牲,杨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如今革命成功,杨家当然为毛主席感到高兴。
杨开慧的兄长杨开智也为革命献出了一个女儿,而当天冒死保护毛主席的三个儿子也让人难以忘怀。
为了回报杨家,杨开智也写信给毛主席,直接请求安排厅长级别的工作,而且他还希望能够在北京或湖南定居。
毛主席看到这封信后,感到既惊讶又无奈,明事理的杨开智竟然也伸手求官? 毛主席在回信中直接拒绝了杨开智,建议他在湖南等待组织分配合适的工作,不要产生奢望,不要来北京。
毛主席还特别给湖南省主席王首道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不允许杨开智及其家人提出无理要求,并在湖南安排与其能力匹配的工作。
第三股洪流则来自韶山的毛家,毛主席在早年领导革命运动时,毛家人贡献显著,涌现了很多革命烈士,如毛福轩、毛泽建等。
许多毛主席的少年故交和亲朋也寄来了信件,他们想去北京看看,并请毛主席安排工作。
例如,毛主席的叔叔毛贻华给毛主席写信,希望能安排份工作。
还有曾伴随毛主席革命的毛煦生,在开国大典后,连续三次写信请求前往北京工作。毛主席回信劝他,“北京人浮于事,先生不宜远游”。
类似的情形太多太多,
三股洪流齐涌而至,使毛主席焦头烂额。毛主席在两天内回应了32封信,都是亲友请求前往北京或安排工作的。
他们的想法虽然是出于淳朴,但毛主席必须一一拒绝。
新中国不同于旧社会,不会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一套。
而毛主席因为日理万机,也无法一一详解,只能简单回绝。
但他们中确有人为革命做出过贡献,不能让外界说共产党人忘恩负义,因此毛主席决定派一人南下,慰问这些乡亲们,同时向他们解释清楚拒绝的原因。
派谁合适呢?正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奉父命南下,首先到长沙的板仓去看望外祖母和舅舅,并给母亲扫墓,之后回到韶山冲,再去了文家。
毛岸英随身携带了毛主席的一些稿费,看到穷苦人家就给予帮助,代表毛主席看望大家,感谢大家曾经对毛主席的支持,并解释毛主席拒绝安排工作的原因,进行思想工作。大家这才体会到毛主席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