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高血压病人做手术有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这意味着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手术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高血压病人手术的主要风险包括围手术期高血压、低血压和高血压危象。围手术期高血压可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脑卒中以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低血压则可能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引发心肌梗塞或脑血栓形成。而高血压危象,即动脉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面对这些风险,麻醉医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患者安全。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进展情况和靶器官受累情况。其次,要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手术范围等因素决定麻醉方法。再者,要精心管理麻醉过程,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控制血压波动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麻醉医生在处理高血压病人时,会特别关注血压的控制。对于非急诊手术,中青年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以下,老年患者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则更低。但降压不宜过度,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术前准备也至关重要。患者应继续服用降压药至手术当日,但需注意某些药物(如普利类、沙坦类和利尿剂)手术当日需停用一次。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充分休息。
总的来说,高血压病人做手术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些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高血压状况和用药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医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高血压病人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医患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信任。只有医患携手,才能共同应对手术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