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锦西县塔山地区成功阻击了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为攻克锦州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场被誉为“东北的凡尔登”的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
在兵力对比上,国民党军投入了约6万人,包括3个军的兵力。而东北野战军则派出了约5.5万人,主要由第2兵团指挥的第4纵队、第11纵队和两个热河独立师组成。虽然兵力相当,但解放军在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面对的是拥有海陆空立体支援的国民党军。
面对强敌,东北野战军采取了巧妙的防御策略。他们以第4纵队为主力,依托塔山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战术上,解放军采取了“以少胜多”的策略,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塔山正面,而将侧翼交给第11纵队和独立师防守。这种“重点防御,两翼钳制”的战术,有效地分散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压力。
战斗从10月10日拂晓开始,国民党军在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向塔山发起猛攻。面对国民党军的轮番冲击,解放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特别是在10月13日,国民党军投入了绰号“赵子龙师”的独立第95师,采取波浪式的冲击战法。但解放军凭借密集的火力网,将国民党军阻击在阵地前。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塔山阵地曾九次易手。据记载,10月14日拂晓,国民党军集结5个师的兵力再次进攻塔山。上午,国民党军反复冲锋,塔山阵地曾九次易手,最后仍在东北野战军控制之下。国民党军伤亡三千余人。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赢得了宝贵时间。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的消息传来,国民党军被迫转入防御。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不仅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的结局,也为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塔山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伤亡3774人,而国民党军伤亡超过6500人。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和高超的战术素养。战后,解放军授予坚守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为“塔山英雄团”称号,表彰他们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它证明了即使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就有可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场战斗的经验,对后来的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