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十天 · 格里高利十三世和历法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29

Image

1582年10月4日之后,欧洲的日期突然跳到了10月15日。这“消失”的十天,源于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的直接原因是儒略历的误差累积。儒略历规定每四年一个闰年,平均年长为365.25天。然而,天文学家测量发现,地球公转的实际周期为365.24219天。这个看似微小的误差,经过1600年的累积,已经导致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实际到达春分点的时间相差了10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格里高利十三世采纳了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的建议,对儒略历进行了改革。新历法,即格里高利历,保留了儒略历每四年一闰年的规则,但增加了两个重要变化:

首先,世纪年(即年份末尾为两个零的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意味着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不再是闰年,而1600年和2000年仍然是闰年。其次,为了纠正累积的误差,1582年10月4日之后直接跳到10月15日,人为地“删除”了10天。

这一改革使得格里高利历的平均年长精确到365.2425天,与地球公转周期的误差缩小到每年约26秒。按照这个速度,大约3300年才会产生一天的误差。

然而,历法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许多农民担心地主会借此多收10天的地租,因此强烈反对。此外,不同国家接受新历法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率先采用,而一些新教国家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正式使用格里高利历。俄罗斯更是迟至1918年才放弃儒略历。

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导致了一些有趣的后果。例如,俄国1917年的革命虽然发生在11月7日,但由于当时俄国仍在使用儒略历,这一天在格里高利历中实际上是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

尽管经历了初期的阻力和混乱,格里高利历最终因其精确性和实用性而被广泛接受。今天,它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公历,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时间标准。

格里高利历的推行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体现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不断探索,以及通过科学方法改进日常生活的能力。在这“消失”的十天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