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檄文:中国古代专门用来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犹如战斗前的冲锋号角。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又名《讨曹操檄》
这是官渡之战前夕,陈琳为袁绍撰写的,向刘备及各州郡晓谕讨伐曹操的檄文。
这篇檄文对曹操家族三代进行了严厉斥责,语言极为犀利:
“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tāo tiè)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gài)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niǎn)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piào)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 ”
翻译过来是:
“司空曹操的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悺、徐璜皆为邪恶之人,贪婪凶残,放荡邪辟,破坏教化,虐杀民众;其父曹嵩如乞丐一般被曹腾收养,靠行贿获取官职,车载金玉输送权贵之门,因而窃取到太尉之职,妄图颠覆国家政权;曹操本为宦官后代,毫无德行,轻佻狡诈,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为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而写的檄文,其中对武则天的凶残暴行作了深刻描绘,激怒了武则天,原文如下:
“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huidi),陷吾君于聚麀(you)。加以虺(hui)螭(yì)为心,豺狼成性,近狎(xiá)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
翻译过来是:
“她嫉妒宫里的妃嫔美女,依靠美貌,不肯让别人分宠;像郑袖一样善于挑拨离间谗害他人,像狐狸那样妖媚,却偏偏迷住了皇上。
她终于穿上华丽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
加上一副蛇蝎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之人,残害忠良,杀害亲兄姊妹,弑杀君王,毒死母亲。
这种人,人神共愤,天地难容。”
宋濂(争议)《谕中原檄》:又名《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元朝末年,吴王朱元璋于1367年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兵北伐时颁布的檄文。
檄文所提出的核心理念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所知,原文如下:
“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
翻译过来是:
“驱逐少数民族的政权,恢复汉人统治的历史,重新制定法纪,来救助人民。”
曾国藩《讨粤匪檄》
1854年2月25日,湘军奉旨剿匪,曾国藩所写的檄文。
这篇檄文具有争议,从清朝汉臣的角度出发,号召观望的乡绅们维护正统文化,下面是其中两段经典的片段,原文如下:
“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
翻译过来是:
“将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礼仪、人伦和《诗经》、《书经》的典制,一举扫除干净。
这不仅是我大清朝的巨变,实在也是开天辟地以来名教的巨变,我们孔子、孟子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痛心的事,凡是读过书、认识字的人,怎么可以袖手旁观,不为此有所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