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机油粘度不是越大越好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机油粘度并不是越大越好。事实上,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对于发动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机油粘度是指机油在各种状态下的流动性。粘度越低,机油越“稀”,流动性越好;粘度越高,则机油越“稠”,流动性减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粘度机油就一定更好。

机油粘度对发动机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研究,使用全合成机油可以减少1%到4%的燃油消耗。在实际驾驶中,某款车型从矿物质机油换成全合成机油后,油耗从百公里6.7升降低至6.5升,大约相差了3%的油耗。这表明,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可以有效降低油耗。

在动力性方面,宾夕法尼亚理工学院的一项实验表明,使用全合成机油比使用矿物质机油最高功率高4.4马力,最高扭矩高3.5牛米,大约提高了2%的动力。这说明,合适的机油粘度可以提升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粘度机油的特点。一般来说,低粘度机油(如0W-20)更适合寒冷气候,可以快速流动,减少冷启动时的磨损。高粘度机油(如5W-40)则更适合高温环境,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性和抗剪切性能。

然而,选择机油粘度时,我们不应盲目追求高粘度。过高的粘度会导致发动机运转阻力增大,加速不顺畅,甚至增加油耗。相反,我们应该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驾驶习惯和发动机设计来选择合适的粘度。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遵循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汽车工程师在设计发动机时,已经考虑了各种因素,并推荐了最适合的机油粘度。例如,马自达6 2.0L车型的用户手册中建议,在不同气温下使用不同粘度的机油,从20到50递增。这种建议是基于大量的试验和测试得出的,是最稳妥可靠的选择。

总的来说,选择机油粘度时,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1. 根据用车环境确定机油的低温粘度等级。
  2. 按照厂家的要求确定机油在高温粘度等级。
  3. 在满足低温和高温粘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40℃运动粘度较低的产品,以降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磨损。

记住,机油粘度的选择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既不能盲目追求高粘度,也不能一味追求低粘度。只有选择最适合的粘度,才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性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