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句话就可以测出你的酒量?到底是不是真的?看完涨知识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你酒量怎么样?”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社交场合。 有人声称,只需一句话就能测出一个人的酒量。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

事实上, 决定一个人酒量的关键因素是体内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被分解排出体外。这两种酶的活性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

近年来, 一种名为“酒精基因检测”的方法正在兴起。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人体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型,来判断一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刘剑敏博士解释道:“ 人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分为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纯合野生型三种。 杂合突变型代表解酒能力‘差’,要控制喝酒;纯合突变型则是‘很差’,最好不喝酒;纯合野生型代表解酒能力‘好’,可适量喝酒。”

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7%以上。23岁的沈强(化名)就通过这项检测发现,自己携带的是“纯合突变型”基因,对酒精的代谢能力非常差。这解释了为什么他再怎么练习,酒量也提不上去。

然而,生活中仍有不少人相信一些关于酒量的错误观念。例如,有人认为“酒量可以练出来”。但研究表明,酒精代谢能力主要由基因决定,后天练习只能让人对醉酒的不适感变得麻木,并不能真正提高酒量。

还有人认为“喝酒上脸的人更有酒量”。实际上,喝酒脸红是由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在体内积累,反而说明这类人不适合饮酒。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基因检测显示对酒精解毒能力好的人,也不应过度饮酒。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吴金虎提醒:“一旦饮酒过量,可能会引发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由酒精引起。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摄入酒精超过100克(相当于4两高度白酒)的研究对象,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每周超过200克(8两高度白酒)的,预期寿命缩短1 2年;超过350克(一斤半高度白酒)的,少活4 5年。

因此,科学认识自己的酒量,理性饮酒至关重要。酒精基因检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评估自身酒精代谢能力的工具。但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牢记:适量饮酒,健康第一。毕竟,真正的“酒神”不是能喝多少,而是懂得何时该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