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鳕鱼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常常被各种“鳕鱼”搞得一头雾水。从明星马伊琍买到“假鳕鱼”引发热议,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频频查处假冒鳕鱼案件,都反映出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鳕鱼只有三种: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和格陵兰鳕鱼。这三种鳕鱼都属于鳕科鳕属,具有相似的外观特征和营养价值。然而,在市场上,各种鱼都被冠以“鳕鱼”之名,让消费者难以分辨。
其中,最常被冒充鳕鱼的是一种名为油鱼的鱼类。油鱼学名异鳞蛇鲭,与真正的鳕鱼在外观上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从外观上看,鳕鱼的背部呈深蓝灰色或绿灰色,腹部为灰色或淡色;而油鱼的背部为黑色或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微黑。其次,鳕鱼的鳞片非常锋利,摸上去像针刺一样;油鱼的鳞片则相对粗糙。再者,鳕鱼的肉质细腻,颜色洁白;油鱼的肉质较硬,颜色偏黄。
在口感上,鳕鱼肉质细嫩,入口即化;油鱼则口感较粗,煮熟后肉质很粗。价格方面,真正的鳕鱼售价一般在每斤80元以上,而油鱼一般不到30元一斤。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选购真正的鳕鱼呢?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看价格:真正的鳕鱼价格不会过于低廉,如果遇到价格过低的“鳕鱼”,一定要谨慎购买。
看外观:真正的鳕鱼鳞片较小,身上有小小的银色圆点;油鱼的鳞片较大,通常在售卖时已被去除。
看切面:鳕鱼的横切面较大,油鱼的横切面较小,中间会有褐色或淡红色的线条。
摸手感:解冻后的鳕鱼摸上去非常柔滑,而油鱼则相对粗糙。
值得注意的是,油鱼虽然无毒,但含有大量人体难以消化的蜡酯。食用后可能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尤其是儿童更容易出现排油性腹泻。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面对鳕鱼市场的乱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监管。例如,台湾地区自2017年1月1日起规定,只有鳕形目的鱼种方得标示为“鳕鱼”。香港也规定,不属于鳕形目的鱼类若充当鳕鱼出售,可能会被控以“违反《商品说明条例》”而被检控。
然而,仅靠监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贪图便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权益,享受真正的鳕鱼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