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伊斯兰教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几乎与伊斯兰教本身一样久远。这场分裂源于阿拉伯半岛上首个伊斯兰国家首都麦地那爆发的一场继承权之争 - 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32年去世后,应由谁来领导穆斯林?
逊尼派认为哈里发穆罕默德的继任者应该是阿布·伯克尔,而什叶派则认为应该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这一分歧最终导致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卡尔巴拉战役等重大冲突,两派之间的对立从此根深蒂固。
什叶派和逊尼派在信仰和实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两派都信奉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信仰告白、礼拜、斋月禁食、朝觐以及缴纳天课或义捐。然而,在宗教和政治领导权的问题上,两派存在根本分歧。
逊尼派并不认可什叶派的教旨 - 伊斯兰教法学家统治。逊尼派国家的宗教机构在决定法律和公共生活方面发挥作用,但其影响力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相比之下,什叶派国家如伊朗实行的是由高级神职人员监督的伊斯兰政府,这种模式在什叶派内部也存在争议。
在地理分布上,逊尼派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什叶派约占10%-15%,伊朗是最大的什叶派国家,约90%的伊朗人属于什叶派。什叶派还在伊拉克、巴林、阿塞拜疆等国占人口多数。
历史上,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关系并非始终紧张。在某些时期,两派确实存在冲突和迫害,但也曾有过和平共处的阶段。16世纪,萨法维王朝在波斯建立了首个什叶派国家,这标志着什叶派力量的崛起。萨法维帝国与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之间围绕南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
当代什叶派-逊尼派关系的紧张局势,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因素导致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什叶派在中东地区影响力增强,这引起了逊尼派国家的警惕。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竞争,以及2003年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都加剧了两派之间的对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分歧,什叶派和逊尼派在许多基本信仰和实践上仍然保持一致。两派都尊奉《古兰经》为最高经典,都遵循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这种共同点为两派之间的和解提供了可能性。
总的来说,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面的。历史上的继承权之争、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及当代地缘政治的影响,都塑造了两派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对于促进不同派别之间的对话与和解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