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传】惨烈的香积寺之战:每隔1小时战死2万士兵,为大唐帝国续命150年

发布时间:2024-09-18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句话用来形容古代的一些王朝再合适不过了。
唐朝虽经历了内乱,甚至京师也曾丢失,但香积寺之战却让唐朝延续了150年的历史。
那么,这场为唐朝续命的惨烈战争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这是一场异常血腥的战斗。
01.安史之乱,大唐倾颓 在众多王朝中,唐朝的开局是非常顺利的。
隋朝已基本统一了全国,李世民这样的一代明主又接续用武,因此唐朝一开始就进入了巅峰时期。
唐朝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特点之一是崇尚武功,虽不是人人尚武,但军事实力非常强。
李世民之后,李治继续扩展版图,后来的武则天、李隆基等人皆让唐王朝保持了长时间的辉煌。
然而,到了李隆基统治的后期,唐朝开始剧烈动荡。
唐明皇李隆基晚年迷恋美色,不理政事,再加上杨国忠等奸臣当道,唐朝陷入混乱。
尽管如此,表面上唐朝依然强盛,但皇权逐渐被削弱,地方的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而安禄山作为一名节度使,竟直接反叛,并成为推翻唐王朝的主谋。
公元755年,安禄山率军突袭长安。
唐明皇李隆基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和其他皇子也一起逃亡。
然而在马嵬坡,众人发现唐朝毁灭的原因在于皇帝沉溺美色,于是杀死了杨国忠,逼迫杨贵妃自尽。
李隆基受到打击,退位称太上皇,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
唐肃宗虽然成了皇帝,但此时的唐朝已是千疮百孔,京师沦陷。
他一心要恢复唐朝荣光,集结兵力准备反攻。
这些兵力既有唐军,也有附庸于唐朝的部落和国家,比如回纥、吐火罗叶户(即阿富汗军队)、于阗。
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唐肃宗集结了唐军主力和协军,共计二十万兵力。
02.香积寺之战,王朝再起 当时的安史叛军约有十万人,唐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而叛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 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人和”条件具备。
尽管如此,唐肃宗依然不敢轻易冒险,因为这次失败将意味着唐朝的终结。
为了提高胜算,他慎重选择了战场——香积寺。
这一带地形复杂,叛军虽多骑兵,但地势狭窄无法充分发挥。
经过周密筹备,公元757年,唐肃宗命广平王李俶率大军进攻,郭子仪为副将,李嗣业和王思礼等人协助,率二十万大军浩荡扑向安庆绪叛军。
唐军吸取了安禄山攻打长安的教训,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叛军措手不及。
然而,叛军此前也是唐朝的精锐部队,实力不容小觑,他们迅速反应,展开反击。
双方实力相当,战术类似,装备也几乎一样,因此战斗演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唐军再也没有当初高仙芝率领安西军远征怛罗斯的锐气。
香积寺之战最终演化为一场你死我活的肉搏战,续不断有部队阵亡,新的一批马上补上。
整个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 战场上约有六万人阵亡。
这个数字在古代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相当于一场毁灭性的战斗。
此战唐朝获胜,战斗结束当晚,唐军就进驻了长安。
由于回纥等军队的参与,他们在长安城中肆意掠夺,唐军也参与其中。
这场战争虽然为唐朝延续了150年的寿命,但此时的唐朝已经无力恢复昔日的繁荣。“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朝虽是一个武功鼎盛的时代,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灾难却是无法忽视的。
虽然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取得胜利,为唐朝延续了150年的统治,但对于百姓来说,苦难并未结束。
战争摧毁了人口、财力和经济,后来的150年,唐朝再也未能恢复昔日的辉煌。
这场战争延续了李氏皇族的统治,但对百姓而言,只是灾难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