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丨晚清名臣赵尔丰的功过:收复雪域高原,镇压辛亥革命

发布时间:2024-09-18

说起四川和雪域高原的近代历史,晚清名臣赵尔丰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重要人物。
历史上对赵尔丰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在晚清乱局中,稳定了西南地区的局势,但同时在武昌起义前后扮演了清廷帮凶的角色。
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大多认为其功过参半。

1、赵尔丰出身

赵尔丰少年时期,和当年的洪秀全一样,屡试不第。
不过,不同的是,赵尔丰的家庭颇有资产,所以可以通过捐官的方式来获得功名。
然而,赵尔丰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官职,原则上是很难获得重用的——当然,这里的重用指的是左宗棠、曾国藩那样的标准。
实际上,赵尔丰也担任过知县这样的官职。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知县确实是老百姓的天。

image

赵尔丰通过捐官成为知县,也说明自古以来,拿得出真金白银的家庭,与那些靠考试的家庭,真的不在一个赛道上。
这本来可能使赵尔丰的一生,只能做个不温不火的小官。
但特殊的时局造就了赵尔丰之后的成就。

2、晚清边疆危机

早在清朝同治帝在位的后期,清帝国就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但由于列强忌惮清帝国庞大的体量,加上洋务运动的影响,列强在清朝边疆地区的蚕食规模尚小。
随着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的暴露,晚清的虚弱被列强洞察,于是在20世纪初,英国开始频繁在中国的雪域地区搞事,甚至挑起了战争。
电影《红河谷》(宁静主演)大致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image

此时的清王朝腐朽衰败,对于雪域高原的处理并不及时,最终导致在英国人的武装胁迫和一系列手段操作下,雪域高原的掌权者,最终被替换成了英国殖民者的代言人。
甚至当地的军队不断与清军制造冲突。

于是在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年,清王朝决定解决雪域高原问题。
于是赵尔丰被清廷授权组织武装,负责平定叛国土司等一系列任务。
当时,英国殖民者操纵的势力渗透到了川边(即后来的西康地区)一带。
于是赵尔丰率领清军和川边的土司势力进行交战。
在清军的进攻下,许多土司势力被消灭。
随着土司势力的削弱,赵尔丰顺势在川边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前,当地土司像是事实上的皇帝,土司之间往往是父子相传,清朝皇帝只是象征性地承认这种传承。
随着当地土司势力被消灭,清朝得以派遣流官,负责川边地区的管理。
赵尔丰的这一系列行动,对后世的川边历史影响深远。

image

之后赵尔丰被清王朝委任为驻藏大臣。
在他担任驻藏大臣期间,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雪域高原的局面,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3、赵尔丰的末日

清朝宣统三年(西元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和湖北的武昌起义先后爆发。
赵尔丰在保路运动中执行了清王朝的镇压指令。
然而,没多久,武昌起义便爆发了。
在它的带动下,清朝很快失去了南方各省的统治权。
赵尔丰本人在四川担任总督,当时被起义者挟持,起义者为了稳定四川局势,决定处决赵尔丰。
就这样,赵尔丰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不过,时至今日,关于赵尔丰之死,仍存在一定的历史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