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电动车自燃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已降至万分之0.96,但仍不容忽视。那么,哪些类型的电动车更容易自燃?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电动车自燃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热失控。 当电池在充电或使用过程中温度失控上升时,可能导致内部短路、电流急剧增大,短时间内聚集的大量热量无法逆转,超过电芯安全临界温度,从而引发自燃。这种情况下,从热失控到起火的间隔可能仅有64秒,留给逃生的时间极为有限。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电动车更容易发生自燃:
首先是 使用劣质锂电池的电动车 。相比传统的铅酸电池,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一旦过充受损就容易燃烧爆炸,且难以扑灭。正如一位专家所言:“锂电在受到撞击穿刺短路就会发生爆炸。”
其次是 缺乏保护措施的电动车 。一些电动车没有配备适当的保护板或温控系统,无法有效预防热失控。有建议指出:“一定要加保护板,保护板要选择适配电芯容量的,不要选择太大电流保护板。”
第三是 电池布局不当的电动车 。如果电池包直接放置在车辆底部,容易在碰撞中受到挤压和撞击。有分析指出:“多数车企为了获得更高的续航里程,尝试在有限电池包空间内塞入更多电芯,导致电芯距离电池包壳的缓冲区过小。”
为了避免电动车自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购买电动车,避免使用劣质锂电池。
定期检查电动车的电池和线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不要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充电,避免电池过热。
在电动车上安装适当的保护板和温控系统,预防热失控。
不要在室内或楼道内充电,以免发生意外时危及他人。
了解电动车的逃生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逃离。
电动车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选择,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动车,共同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