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明明在连云港,为何《西游记》去了7个省,就是不在此取景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1986年版 《西游记》电视剧自播出以来,重播3000多次 ,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精湛的表演和制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因其广泛的取景地选择而成为展现中国地理多样性的窗口。

《西游记》剧组为了还原原著中的奇幻世界,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从北国的河北北戴河,到南国的广西桂林;从东海岸的江苏苏州,到西域的新疆吐鲁番;从四川的青城山,到云南的石林,剧组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据统计, 该剧在拍摄过程中共涉及10个省份的著名景点 ,其中包括北京戒台寺、贵州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江苏苏州园林、新疆火焰山、四川青城山、广西七星岩、云南石林、河北北戴河和泰国大皇宫等。

这种广泛的取景策略不仅展现了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也体现了《西游记》原著中“西天取经”的宏大叙事。正如原著中所描述的“十万八千里”路程,电视剧通过跨越多个省份的取景,成功营造出一种“历经千山万水”的视觉感受,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孙悟空故乡的花果山,其实际所在地连云港却并未被选为取景地。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何剧组会选择跨越多个省份取景,却偏偏忽略了原著中明确提及的地点?

从实际拍摄条件来看, 连云港花果山可能无法满足剧组对“仙境”场景的需求 。相比之下,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象、张家界云雾缭绕的山峰、九寨沟清澈见底的湖泊等,都更符合人们对“花果山”的想象。此外,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拍摄周期,选择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知名景区也更有利于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剧组的取景选择体现了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呈现。 《西游记》作为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其描绘的奇幻世界超越了具体的地理界限 。因此,剧组在取景时更注重选取能够体现原著意境的地点,而非拘泥于地名的对应。

《西游记》的取景策略对中国古典文学影视改编具有重要启示。它告诉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影视创作应该大胆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精心选择取景地来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这种策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地理多样性的机会,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0多年过去了,《西游记》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新一代观众。它的成功不仅在于精彩的表演和制作,更在于通过巧妙的取景策略,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与祖国壮丽山河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