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山病?不想出现严重反应,可提前用3个方法来预防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24岁的蔡同学在大学毕业后与朋友相约攀登合欢山,挑战人生第一座百岳。虽然平时保持运动习惯,但他自恃年轻力盛,没有事前适应高度变化,短时间快速攻顶途中,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高山症症状。所幸同行的朋友在出发前已到医院开立高山症处方用药,紧急服用后才缓解症状,挽回一命。

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高山病的危险性。高山病,又称急性高山症,是人体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由于大气压力降低和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根据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的资料,国内百岳高山风景区每年都有多起高山重症求援案例,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研究发现,高山症是旅游时发生非意外疾病的第三名,仅次于感冒和肠胃炎,同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非外伤疾病。

高山病的形成机制主要与低氧环境有关。当人体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氧分压的急剧下降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变化。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巫翰明指出,海拔3000米的氧分压只有平地的70%左右。在这种环境下,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氧供应,会启动一系列代偿机制,如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等。然而,这些变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肺动脉高压、脑血流量增加等,进而引发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高山病的关键在于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高海拔环境。以下是三种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

首先,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研究表明,提前3天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可以有效预防高山病。这种药物能降低血液pH值,使身体处于“酸中毒”状态,从而提前启动高原适应机制。当真正进入高原环境时,身体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减少了高原反应的发生。

其次,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快速从低海拔地区直接到达高海拔地区,更容易产生明显的高原反应。因此,建议采取阶梯式上升的方式,每上升一定高度就停留一段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例如,每上升1000米就停留1-2天,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高山病的发生率。

最后,合理饮食和充分补水。在高海拔地区,人体代谢加快,对水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每天至少应当喝2-3升水,以维持机体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供氧能力。同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吸烟,这些都有助于减轻高原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预防高山病并非仅限于上述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样重要。过度紧张或兴奋都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心肺负担,加重高原反应。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安排活动强度,也是预防高山病的有效措施。

总之,高山病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通过合理的药物预防、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心态,可以大大降低高山病的发生率。对于计划前往高海拔地区的旅行者来说,提前了解高山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安全的关键。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在享受壮丽山景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才是负责任的登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