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啦!稻谷黄了!探秘广西龙脊梯田绝美风景!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金秋时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稻浪翻滚,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从山脚到山顶,梯田如链似带,蜿蜒盘旋,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立体画卷。

龙脊梯田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曲线”,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正如一位游客所言:“龙脊的秋是金色的国度,沉甸甸的稻穗在山间摇曳,只看见层层梯田上翻滚着金色的喜悦。”这种美不仅在于视觉上的冲击,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龙脊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当时,壮族和瑶族先民面对横亘眼前的深山,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开垦出了这片梯田。从山脚到山顶,梯田层层叠叠,形成了“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观景象。这种“山顶戴帽子,山腰围带子,山脚穿裙子”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先民们因地制宜的智慧,更创造了一个“森林-河流-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龙脊梯田的生态智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梯田的开垦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保护了水土。其次,梯田的灌溉系统巧妙地利用了山顶森林涵养的水源,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观。再者,梯田的耕作方式因地制宜,不同海拔种植不同的作物,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维护了生态平衡。

2014年,龙脊梯田农业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又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文化传承意义的认可。龙脊梯田不仅是壮族和瑶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南方山地水土保持的成功典范。

然而,在当今旅游开发热潮中,我们更要警惕盲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破坏。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在龙脊梯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借鉴龙脊先民遵循自然、天人合一的开发思想,也要将农业伦理思想运用到梯田整体的保护开发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龙脊梯田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中国南方山地水土保持的智慧。

龙脊梯田,这片金色的大地,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教科书。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份智慧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