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1846年10月16日,美国医生威廉·莫顿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麻醉手术 ,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诞生。 这一天也被定为世界麻醉日 ,以纪念这一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在此之前,外科手术几乎等同于酷刑。患者只能在没有任何麻醉措施的情况下忍受剧痛,甚至有时会被直接打晕或用棍棒敲晕。16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手术死亡率一度高达60%。英国医生罗伯特·利斯顿以“快刀”著称,他的手术常常以秒计时,因为只有尽可能快地完成手术,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是笑气和乙醚的发现。 1794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意外发现了笑气的麻醉特性 。他在实验中发现,吸入笑气后会感到头晕目眩,甚至不自主地发笑。戴维意识到这种气体可能在手术中有应用前景,但他的想法并未引起重视。相反,笑气很快成为贵族聚会中的“嗨”药,人们用它来寻求刺激和欢笑。
真正的突破来自乙醚。 1842年,美国医生Crawford Williamson Long首次在乙醚麻醉下成功实施手术 ,切除了患者颈部的肿瘤。然而,Long的研究报告直到1848年才公开发表,错过了成为“麻醉剂之父”的机会。1846年,莫顿在麻省总医院公开演示了乙醚麻醉手术,这次演示被认为是现代麻醉学的开端。
笑气和乙醚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方式,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发明权的争议。莫顿、Long、戴维等人为了专利权和荣誉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甚至闹到了国会。这场争议最终没有赢家,但麻醉技术的发展却因此得到了推动。
随后,更多的麻醉药物被发现和应用。 1847年,英国医生辛普森首次使用氯仿进行全身麻醉 。氯仿麻醉在欧洲迅速普及,甚至被用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无痛分娩。然而,由于氯仿的毒性,它在20世纪逐渐被放弃使用。
今天,麻醉药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又分为吸入式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则有多种类型,如对氨基苯甲酸酯类、酰胺类等。这些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医学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手术,挽救了无数生命。
麻醉技术的发展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极大地推动了外科学的进步。它使得医生能够进行更复杂、更精细的手术,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棍麻”到乙醚,再到今天的各种先进麻醉药物,麻醉学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科学进步史,更是一部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