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玫瑰、菊花、金银花……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卉,不仅是观赏植物,更是一味味珍贵的中药材。它们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花类药材”,拥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以玫瑰花为例,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女性使用,可以治疗肝郁血瘀引起的痛经、乳腺增生等问题。同时,玫瑰花还有润肤美容、调理情志的作用,常被用来泡水代茶饮。
菊花则被《神农本草经》记载有“轻身、耐老、延年”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多种病症。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微寒,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服用。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解血毒,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病。金银花对细菌、真菌、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此外,金银花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炎、解热、降血脂等作用。
国医大师周仲瑛在7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花类中药使用经验。他指出,花类药材具有“轻柔”和“透散”的特质。“轻柔”是指其芳香透达、轻灵之特性,不易耗伤正气;“透散”则是指其擅于疏利气机、调畅气血,多能促进气机升降出入。
例如,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周仲瑛常用“滋胃饮”方,其中就包含了玫瑰花和乌梅肉的配伍。玫瑰花行气疏肝,乌梅肉酸涩收敛生津,两者配合可以舒肝柔肝,酸甘养阴,取得了显著疗效。
又如,在治疗胃部胀满的患者时,周仲瑛的处方中包含了太子参、焦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的药物,同时还加入了厚朴花、玫瑰花等花类药材。这些花类药材既能理气和中,又不会过于辛燥,保护了患者的胃阴。
周仲瑛强调,虽然花类药材质地轻柔,但如果使用得当,同样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正如孟河名家费伯雄所言:“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这些常见的花卉,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次当你欣赏这些美丽花朵时,不妨多想一想,它们或许就是你身边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