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握固,这个看似简单的手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它不仅是太极拳中的基本功法,更是多种传统养生功法的核心要素。那么,这个被称为“握固”的手势究竟有何奥秘?
握固的基本动作是将大拇指指尖抵于无名指根部,其余四指屈握大拇指。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最早见于《老子》“骨弱筋柔而握固”的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注解为“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更是将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倡导“握固守一”。
在太极拳中,握固不仅是基本手型之一,更是修炼内功的重要方法。正如吴图南在《太极拳之研究》中所言:“松功之要,首在提举,提举愈高,下落愈速,有人不解提举之理,以为非送工业,殊不知向上提举犹如扛鼎,不能上安能下?向上不松,下安能松?”这段话揭示了握固在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外在动作,更是内在松柔的体现。
除了太极拳,握固还广泛应用于其他传统养生功法中。例如,在《寿世传真》中记载的十二段锦中,握固是准备姿势的一部分。练习者需要“盘腿而坐,单盘、双盘均可,两目微闭,收摄心神,排除杂念,双手握固,保持心神宁静,呼吸微细而长,存神于形。”
那么,握固究竟对人体有哪些潜在的健康益处呢?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握固具有“拘魂门,制魄户”之效,能够“固精明目,留年还魂”。现代研究也发现,握固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具有安魂定神、固摄精神、收摄精气的效果。
具体来说,握固能够促进肝经系统和肾经系统的协调配合,优化气血运行,从而提升整体健康。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肝主升发,能疏泄情志、调畅气血;肾主封藏,是生长发育之本。通过握固,可以调节这两个系统,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对于想要练习握固的人来说,以下几点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总的来说,握固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智慧。它不仅是太极拳等传统功法的基础,更是连接身心、调和气血的有效方法。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也许我们都需要偶尔停下来,握紧拳头,感受那份古老而深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