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粗粮是指相对于精制米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粗粮再次受到青睐。然而,粗粮虽好,却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
粗粮对改善体质有多方面益处。首先,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其次,粗粮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远高于精白米和精白面,有助于预防脚气病等营养缺乏症。此外,粗粮还能帮助控制血糖,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例如,食用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粗粮,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
然而,粗粮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以下几类人群应谨慎食用粗粮:
胃肠功能差的人群:过多的食物纤维会对胃肠造成负担。
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粗粮中的植酸和食物纤维会阻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胃溃疡患者,大量食用粗粮可能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长期大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损害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体力活动重的人群:粗粮营养价值低、供能少,无法满足重体力劳动者的营养需求。
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粗粮会阻碍胆固醇吸收和激素合成,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老年人和儿童:消化功能减弱或尚未完善,难以消化大量食物纤维,且营养素吸收利用率低。
那么,如何合理食用粗粮呢?营养专家建议,每天食用50
15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50
100克薯类。可以将大米和各种粗粮搭配食用,既提高营养价值,又改善口感。同时,要注意粗细搭配,不要长期只食用粗粮,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此外,食用粗粮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油炸谷薯类食物含油量高,应少吃;杂豆类食材一定要彻底煮熟煮透再食用,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吃完粗粮后要多喝水,以帮助消化。
总的来说,粗粮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越多越好。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粗细粮,保持饮食均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粗粮的健康效益,实现“零负担”的体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