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益生菌,孩子可以长期服用?提醒:记住国家批准的7类菌种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益生菌已成为儿童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了7类益生菌菌属用于婴幼儿食品 ,它们分别是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和酵母菌属。 这些菌种在维护儿童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乳酸杆菌属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它们能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双歧杆菌属如婴儿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则能改善肠道微生态,预防腹泻。链球菌属的嗜热链球菌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梭菌属的酪酸梭菌(又名丁酸梭菌)能产生短链脂肪酸,维护肠道健康。酵母菌属的布拉酵母菌则能增强肠道黏膜屏障,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然而,儿童服用益生菌并非越多越好。根据《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益生菌的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具体疾病状态来确定。 例如,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年龄<1岁用量为1 g/次、3次/d,1~6岁为1.5 g/次、3次/d,>6岁为1粒/次、2次/d。同时,益生菌的服用时间也很重要。多数研究推荐益生菌与食物同服,以免被胃酸破坏活性,但食物不宜过热。

值得注意的是, 益生菌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大部分益生菌对抗生素敏感,联合使用时宜间隔2~3小时。 益生菌也不宜与收敛吸附剂如蒙脱石散、铋剂、活性炭等同时服用。 此外, 对于牛奶过敏或乳糜泻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有牛奶成分或麸质蛋白的益生菌制剂。

尽管 益生菌对儿童健康益处多多,但并非所有儿童都适合长期服用。 《指南》指出,益生菌不用一直吃,宝宝有自己的肠道菌群。摄入益生菌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稳定,如果相关症状缓解并恢复至正常状态,可以停掉,没有必要一直吃。对于未满3个月的婴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的来说,益生菌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在儿童健康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家长在选择和使用益生菌时,应充分了解其特点,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益生菌的健康效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