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会有哪些症状?会带来哪些风险?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3.5-5.5 mmol/L)的一种电解质紊乱。虽然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表现。更严重的是,低钾血症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危害尤为显著。当血钾水平过低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会增强,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心悸,甚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在极端情况下,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休克,造成猝死。此外,低钾血症还会降低患者对某些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的耐受性,增加中毒风险。

造成低钾血症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钾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长期偏食、厌食、减肥或呕吐、腹泻、胃肠胆道引流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钾摄入不足。而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某些肾脏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的使用则可能增加钾的排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也可能导致低钾血症。

及时诊断和治疗低钾血症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医生会通过血钾浓度测定来确诊。对于轻度缺钾或慢性缺钾的患者,首选口服补钾。常见的口服钾制剂包括氯化钾缓释片等。对于急性严重缺钾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则需要通过静脉补钾。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补钾时必须严格控制浓度和速度,以免造成高钾血症。通常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应超过40 mmol,输入速度应控制在20-40 mmol/h。

预防低钾血症的关键在于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及时补充流失的钾。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山药等。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并适当补充钾。此外,避免过度运动、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也有助于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总之,低钾血症虽然常见,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其症状、原因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