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牙痛这件事可不小,痛起来简直要人命。
你是否经历过那种剧烈的牙痛呢?
有些人在喝冷水或者热水时,会感到牙齿疼痛,甚至用冷水刷牙也会感到不适,但若没有这些温度刺激,牙齿就不会有痛感。
这种牙痛多数与牙齿表面损伤有关,通常是由于龋齿、外伤或磨损造成的。
当牙齿没有外部刺激时,若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 自发性疼痛 。
而且在夜间,这种疼痛往往比白天更剧烈,令人难以忍受。
在疼痛发作时甚至难以判断是哪颗牙齿在痛,有时也很难分清是上下牙在痛。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牙齿可能正在经历 急性牙髓炎
或 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 。
在了解急性牙髓炎之前,先理清一下牙齿的结构,看看“牙髓”究竟是什么。
01
牙髓是什么?
牙齿从口腔中可见的部分称为牙冠,牙冠的外层是牙釉质,内层是牙本质,而牙本质不仅是牙冠的一部分,还是牙根的一部分。
牙本质中间部分的软组织就是牙髓。
牙髓内含有血液、神经和淋巴,为牙齿提供营养。
一旦牙齿受到损伤,比如龋齿或外伤,细菌可能通过牙体的缺损部位感染牙髓,导致牙髓炎的发生。
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痛具有四个明显特点:
疼痛剧烈,通常非常难以忍受;
自发性疼痛,即使没有任何刺激时也可能感到疼痛;
夜间疼痛比白天更为突出;
无法明确判断疼痛的具体牙齿,因牙髓神经来源于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分为上中下三支,疼痛反馈到中枢时容易混淆。
由于急性牙髓炎引发的牙痛,牙髓腔内的压力极高,单靠药物无法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02
急性牙髓炎如何治疗?
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是 摘除牙髓 ,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通常被称为 根管治疗 。
若是由于龋齿引发的牙髓炎,医生可通过牙科钻针从龋洞中进入髓腔,以释放压力,从而立即缓解疼痛。
由于急性牙髓炎的牙髓仍有活性,需在麻醉下实施相关操作。
较为有效的止痛方法是摘除牙髓,具体是在局部麻醉下取出发炎的牙髓(牙神经),取出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能够消失。
无论牙髓是否暴露,在合适的时间与条件下,医生会在摘除牙髓后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将牙髓彻底清理干净,并将根管预备成需要的形状,之后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如牙胶和封闭剂等将根管严密填塞,从而达到防止根尖周病变的目的。
如今,根管治疗已成为治疗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的最佳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口腔中其他细菌进入髓腔,避免患牙再次发生病变,得以保留。
当牙髓炎发生时,是不是就必须摘除牙髓呢?还有可能保留吗?
03
哪些牙髓炎患者可以保留牙髓?
哪些不可以?
牙髓炎分为 可复性牙髓炎
和 不可复性牙髓炎 。
可复性牙髓炎的表现为:牙齿在受到冷、热等刺激后出现短暂的疼痛,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几秒钟,随后能够自然恢复。
其特点是:在温度刺激下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迅速消失。
对牙髓损伤较小的可复性牙髓炎,若能及时去除刺激因素并给予相应治疗,牙髓能够恢复至原有状态,通常能够保留牙髓。
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及逆行性牙髓炎。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牙髓需要被取出,进行根管治疗。
04
怎样预防急性牙髓炎?
口腔内的细菌附着在牙齿上,形成菌斑,这些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生成酸,导致腐蚀牙齿,形成龋齿;
龋齿若未能及时缓解,会由浅变为中、深龋,细菌及其毒素侵入髓腔,可能导致牙髓感染,引发牙髓炎症。
如若牙髓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发展为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
因此,预防牙髓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龋齿,预防龋齿需采取以下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主动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坚持有效刷牙,定期洁牙,儿童六龄齿萌出后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二级预防:定期到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三级预防:如果牙齿已经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果出现龋齿,务必及时补牙,避免其发展为深龋、牙髓炎等。
而在出现牙周炎时,亦应尽早治疗,以免导致严重的牙周炎并逆行感染牙髓。
要预防牙髓炎,首要任务是预防龋齿,而预防龋齿需从儿童时期开始,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才能在老去时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良好的牙齿让饮食美味,也有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