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50岁的李阿姨最近发现自己的牙齿越来越长,吃东西时也感觉牙齿不如以前牢固了。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牙龈萎缩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事实上,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仅保留9.5颗牙齿,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020”目标(即80岁老人至少保留20颗功能牙)。
导致50岁人群牙龈萎缩和牙齿脱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很多人没有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的习惯,甚至不知道使用牙线的重要性。其次是牙周病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和牙周炎。最后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逐渐流失,牙本质暴露,牙齿变得敏感易碎。
牙龈萎缩和牙齿脱落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会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首先,缺牙会影响咀嚼能力,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很多老年人因为牙齿不好,只能吃软烂的食物,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其次,缺牙会影响口腔颌面部的稳定性,导致剩余牙齿倾斜、移位,引发咬合关系紊乱、颌面部肌肉疼痛等问题。更严重的是,缺牙还可能诱发全身性疾病。研究表明,缺牙者患胃癌、肠癌的概率比牙齿健全者高30%,患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此外,牙齿缺失还可能加速记忆力衰退,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改善牙龈萎缩呢?首先,要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其次,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到正规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最后,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增加咀嚼次数,如常吃一些质地较硬或有韧性的食物,可以刺激牙龈,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不要用力拉扯食物,以免损伤牙龈。
保持口腔健康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是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一环。正如一位口腔专家所说:“牙齿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牙齿健康,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