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江门,这座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侨乡文化闻名,更因其丰富的温泉资源而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江门的温泉资源之所以如此丰富,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密不可分。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侧,北纬21°27′
22°51′,东经111°59′
113°15′之间。其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主体为北东向的恩平-从化深断裂,自恩平经鹤城斜贯全市延出境外。这种地质构造为江门的温泉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江门的温泉资源主要分布在恩平市的那吉镇、良西镇,台山市的三合镇、都斛镇,新会市的崖南镇,以及开平市的赤水镇。这些温泉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各具特色。
恩平市的金山温泉位于那吉镇东约1公里处,日流量达2842立方米,水温高达80℃。帝都温泉位于良西月水村,日流量3200立方米,水温69℃。良西黑坭温泉的水温相对较低,为44℃。朗底温泉的日流量高达3794立方米,水温60℃。
新会市的古兜山温泉位于崖南古兜山,日流量2745立方米,水温57℃。台山市三合镇的台山温泉和崖南镇的古兜温泉,日流量均达3000立方米,水温分别为74℃和57℃。都斛东洲温泉的水温为52℃,而都斛莘村温泉的水温则达到62℃。开平市赤水温泉的日流量为1296立方米,水温50℃。
这些温泉的形成与江门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据地质科研资料,大约距今6亿年前,本地区地壳升降频繁,海洋、陆地、山脉交替变换。直到距今约1亿8千万年前,本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印支运动,在南东——北西向相向压应力的作用下,使前期的沉积物全部升起海面褶皱成山,形成以北东向为主的恩(平)——苍(城)大断裂,同时造成花岗闪长岩沿断裂入侵。
直至距今6千万年前,苍(城)——恩(平)大断裂活动频繁,不断切割新地层,导致两侧次级断裂发育,并伴随着岩浆岩的多次侵入,尤其是1亿多年前的燕山期第三期侵入岩年代较新、余热强。这些因素在客观上为地热水的形成提供了循环加热的运移通道以及热源。
江门的温泉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质优良。这些温泉水中富含硫、氟、钴、锰、氡等多种元素,对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皮肤病有奇特疗效。例如,金山温泉的温泉水可直接煮熟鸡蛋,味道别有风味。
江门的温泉资源不仅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研究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江门的温泉资源无疑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