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孤独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情感挑战。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ohn T. Cacioppo指出:“是否独居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是否感觉孤独,孤独才是更为致命的伤害。”2015年一项对70项研究的综述显示,与不感到孤独的人相比,感到孤独的人死亡风险要高26%。然而,孤独并非总是负面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独处“重要”,55%认为其“非常重要”。
孤独与独处有着本质的区别。独处是一种积极的能力,而孤独则是一种负面情绪状态。马里兰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Kenneth Rubin认为,有益的独处需要满足几个条件:自愿、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随时加入社会团体、保持与重要他人的支持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独处的能力,就能在独处中重新与自我建立联系,缓解社交压力。
那么,如何应对孤独,培养独处的能力呢?以下是5种有效的方法:
培养独处偏好。了解自己是否喜欢独处,合理安排独处时间。有些人天生喜欢独处,而有些人则需要逐渐适应。了解自己的偏好是培养独处能力的前提。
保持与重要他人的联系。即使独处,也要与家人、朋友保持一定频率的交流。这可以是每周一次的聚餐,或是定期的视频通话。这些联系让你在独处时感受到“有人在那里”。
寻找舒适的刺激。独处并不意味着完全与世隔绝。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看电影、散步或尝试新的爱好。关键是要找到让自己感到舒适和充实的活动。
增加生活使命感。独处是加法,而不是减法。如果你感到孤独和空虚,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追踪一朵花开的过程”。这能让你在独处中找到意义和价值。
接受孤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非自愿地陷入孤独。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反抗,而是尝试接受它。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可能会有意外的自我发现。
独处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练习和培养。正如心理学家Winnicott所说,独处的能力是建立在独自面对某人的体验之上的。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在孤独中找到自我,在独处中感受他人的存在。最终,我们能够在孤独中找到自己最不孤独的地方,实现自我成长和内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