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重庆缙云山,这座被誉为“城市绿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经历一场从“颜值”到“价值”的华丽蜕变。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生态屏障,缙云山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去处,更是展现重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缙云山的变迁始于2018年6月。当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这里展开。北碚区政府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缙云山的环境问题。据统计,整治行动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2万平方米,解决了269宗突出环境问题。这一举措不仅让缙云山重焕生机,也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在生态修复方面,北碚区投入巨资,累计栽种植物77.5万株,覆土复耕复绿48.1万平方米。黛湖、腾龙垭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更是为缙云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漫步其中,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体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然而,缙云山的蜕变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北碚区委书记王俊表示,他们正在全力探索“人与青山两不负”的发展路径,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缙云山样板”。为此,北碚区推出了“一心四片”发展战略,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为核心,统筹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培育红色研学、绿色科普、高端康养等产业。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让缙云山的生态“颜值”得到了提升,更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产值”。近三年来,32个温泉度假、精品民宿、生态农业等文旅康养和田园综合产业项目落地北碚区,激活了1400亩缙云山甜茶园、缙云青梅、缙云糖梨等特色产业,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带来了超过1300万元的收入。

对于游客来说,缙云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的缙云寺,到晚唐石照壁、宋代牌坊、清代那伽窟等古代石刻,再到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太虚大师创建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遗址,每一处景点都诉说着缙云山悠久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缙云山还是一座“植物物种基因库”。这里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珙桐、银杉、红豆杉、桫椤等51种。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天然植物园。

对于想要体验缙云山魅力的游客,可以尝试以下路线:从缙云山健身梯道出发,途经白云竹海、白云观、西南局旧址,最终到达狮子峰。这条路线不仅能欣赏到缙云山的自然美景,还能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在山中住上一晚,体验一下缙云山的星空和晨雾。

缙云山的蜕变,不仅是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成功案例,更是重庆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就能和谐共处,实现双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缙云山必将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生态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