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万岁军”--38军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以其卓越的战绩和英勇的精神,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这支有着红军老底子的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东北野战军的“三只虎”之一,是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1950年10月,38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至第四次战役,是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的两个军之一。

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表现尤为突出。1950年11月25日,38军在德川战役中仅用一昼夜就基本歼灭了南朝鲜军第7师,打开了战役缺口。随后,113师以14小时急行军145华里的速度,抢占了三所里和龙源里,成功阻击了美军的突围和增援,为志愿军在清川江南北地区三面包围美第9军指挥的部队起到了关键作用。114师则对土耳其旅造成了歼灭性打击,歼灭其2000余人。335团3连在松骨峰阻击战中,从拂晓打到黄昏,100多人的连队最终只剩下7人,却成功打退了敌人的冲锋,守住了阵地。这一系列战斗,使得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歼敌至少占西线作战6个军战果的1/3以上,成为西线作战贡献最大的一个军。

38军的作战经验也得到了高度认可。1950年12月16日,志愿军司令部向各部转发了38军第二次战役作战经验,并报给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看到这个经验后极为重视,于12月18日转发全军和省市区以上各级党委,并指出:“这是极重要的经验,望注意研究。在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中证明,我军对于具有高度优良装备及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是完全能够战胜的。”这是毛泽东向全军转发志愿军一个军的作战经验的唯一一次。

在第四次战役中,38军在汉江南岸的阻击战中也表现出色。面对美军2个师、英军1个旅和南朝鲜军第6师的进攻,38军坚守阵地,有力保证了全局作战的需要。336团5连在草下里南山战斗中击退敌军8次进攻,毙敌500余人;338团在山中里以1个团反击美第2师第19团,歼灭其大部;342团在350.3高地的血战等,都展现了38军的英勇顽强。

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精神文化贡献同样不容忽视。335团松骨峰战斗成为了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典型代表。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在随38军战地行动时,了解到松骨峰战斗的英雄壮举,写出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这篇文章后来被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总司令也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的代称,直至今天仍是人民解放军的代称。

38军的作战行动还被拍成了两部军教片和一部电影故事片,这是在整个志愿军中唯一的。这些影片不仅记录了38军的英勇事迹,也成为了传播志愿军精神的重要载体。

被称为“万岁军”的38军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的功勋、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万岁军”体现的人民解放军的优秀特质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