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精神内核,击中每个人的心!

发布时间:2024-09-18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一个人历经过世间种种沧桑和磨难的一生,并且浓缩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精华。

《活着》还讲述了泪水的深邃和多彩;讲述了绝望的虚无;

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事物。


人只要活得开心,贫穷也不怕

福贵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之家,但因为仗着家里有点田产,不愿意好好做人,只学会了放荡不羁,每天流连于妓院。

他还嗜赌如命,妄图通过赌博翻身,光宗耀祖,最终却把全部家产输得一干二净。

他也从需要仆人背出背入的富家少爷,变成了贫穷的农民。

失去了家产,一家的生计成了问题。

为了养活老母亲和妻儿,福贵不得不脱下华丽的衣服,穿上粗布麻衣,每天从早到晚干着繁重的农活,累得精疲力尽。

即便如此,一家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难以填饱肚子。

但他的母亲和妻子从未抱怨,反而安慰他说:“只要活得快活,贫穷也不怕。”

导演冯小刚曾说过: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自己开心才是正道,其他都是虚的。”

清醒的人都明白,活得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开心也要活,不开心也得活。

人生在世,活得快乐才是幸福,只有快乐的日子才算好过。


有人活着,为了信仰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信仰,比如《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

他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放弃了原本非常优渥的生活,为了追求他的绘画梦想,离家出走,奔赴伦敦。

许多人不理解斯特里克兰,觉得他的行为很自私,为了所谓的理想,背弃了家人和孩子。

但人活一辈子,如果没有一点梦想,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斯特里克兰为他的理想活着,穷尽一生,为心中的“月亮”与“六便士”而奋斗。

地上满是六便士,如果他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他会非常幸福,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度过余生。

但是,他选择了月亮,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魄力。

无论斯特里克兰最后的结局如何,从他留下“晚餐准备好了”的纸条,然后离开的那一刻,他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定有人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后来,母亲去世了,温柔的家珍给了福贵全部的爱,家珍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却愿意陪伴这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共度艰辛。

这让福贵的心再次被温暖,也让他懂得了责任和义务。

他开始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学会关心自己的妻子。

然而,儿子的死亡, 又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但他还有妻子和女儿需要照顾,妻子和女儿成了他继续活着,最大的动力和勇气。

在女儿和妻子相继去世后,姑爷和外孙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在过了几年平淡的日子后,姑爷在工地上出了意外,接着外孙也发生意外去世了。

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一个接一个离世,在这个世界上,他彻底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的一生都在经历苦难,也在寻找自己活下去的意义,可如今他身后空无一人,不知道该依靠谁。

一个人孤苦伶仃,面对残酷的生活真的很难。

但是,如果有人可以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至少我们可以用笑的方式去哭泣。

因此,福贵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头快要被宰杀的老牛,这头牛也叫福贵,正如福贵自己的一生,任生活宰割,也快到尽头。

他和老牛相依为命,也多了几分坦然。

所以,尽管存在困苦,也一定会有人成为你勇敢活着的理由;尽管生活不易,也要为了所爱之人坚持下去。


生活不易,但总有人成为我们活着的希望。

尽管生活让我们头破血流,也一定会有些人为我们点燃活下去的希望。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离开需要勇气,而活着,更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