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还是1045万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Image

中国领土面积究竟是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近年来,一种说法称中国领土面积已经从传统的96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045万平方公里,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甚至在一些官方媒体中也有所体现。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周恩来总理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计算中国领土的总面积,结果是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随后被广泛采用,并成为官方认可的标准。根据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官方权威说法,中国国土面积的精确数字为959.8077万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认为,这个数字是基于小比例尺地图计算而得到的一个很笼统的结果。因此,中国政府网在公开的国土面积中使用了“约960万平方千米”的表述。

那么,1045万平方公里这一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一说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错误解读了2023年版中国标准地图的更新内容;二是对历史领土变更的误解。

首先,2023年版中国标准地图的更新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但这些更新并不涉及领土面积的增加。例如,地图中对南海的标注从“九段线”变为“十段线”,但这只是对已有领土的更准确表示,并不意味着新增领土。同样,地图中对台湾、钓鱼岛等地区的标注也是对既有领土的重申,而非新增。

其次,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中国通过与邻国的领土谈判获得了大量新增领土。例如,有人声称中国通过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国的谈判获得了85万平方公里的新领土。然而,这种说法严重夸大了事实。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与邻国解决的领土争议涉及的面积非常有限,远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家的领土面积。

此外,还有一些人将内海、领海等水域面积计入国土面积,从而得出了1045万平方公里这一数字。然而,根据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规定,国土面积是指一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内水),海洋面积并不计入统计。

这种面积争议的出现,反映了部分公众对国家领土概念的误解,也暴露了一些媒体在传播信息时的不负责任。这种误导性的信息不仅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国际争端,也可能影响国民的正确版图认知。

事实上,中国官方一直坚持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长沙县自然资源局明确表示:“中国国土面积一直是960万平方公里,从未变过。”这一立场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网的确认。

总的来说,中国领土面积的真实情况是: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加上内水和领海等水域面积,总面积约为1045万平方公里。但根据国际通行的国土面积计算标准,中国的国土面积仍应被视为约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不仅有历史渊源,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坚持。

在面对领土面积等敏感问题时,我们应当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避免被误导性的信息所迷惑。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国家版图知识的学习,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