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何首乌的功效和肝脏毒性,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Image

何首乌,这味被誉为“乌发圣药”的中药材,近年来却因其潜在的肝脏毒性问题而备受争议。那么,何首乌究竟有何功效?又为何会引发肝损伤?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这味中药呢?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两种。生何首乌主要用于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而经过特殊炮制的制何首乌,则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的功效。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何首乌被视为滋补肝肾、乌发养颜的良药。

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服用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病例报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尤其是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时风险更高。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等)、黄疸(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等)。

那么,何首乌的肝脏毒性究竟从何而来?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何首乌中含有结合型蒽醌类物质,这是导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而经过加热炮制后,这些结合型蒽醌会逐渐转变为游离型蒽醌,并且大部分会随着加热而挥发掉,从而大大降低了制何首乌的肝毒性。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谨慎使用何首乌。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严格区分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生何首乌主要用于解毒通便,而制何首乌则用于补肝肾、乌须发。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炮制品。

其次,严格控制用量和疗程。国家药典建议何首乌的用量为6-12克,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采用短疗程持续疗法,即用药2周后停药,评估肝肾功能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再次,注意用药禁忌。脾胃虚弱、湿气重、肝火旺盛者不宜服用何首乌。同时,何首乌不宜与猪肉、羊肉、无鳞鱼、萝卜、葱、蒜等食物同食。

最后,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在服用何首乌期间,如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或肝功能指标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的来说,何首乌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中药材,但其潜在的肝脏毒性也不容忽视。正确使用何首乌,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其药效,又要时刻警惕可能的风险。只有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科学、合理地使用何首乌,才能真正发挥这味中药的价值,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